




2025-08-19
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期证实,英伟达与超威半导体(AMD)已同意将对华芯片销售收入的15%上缴美国政府,以此作为换取恢复向中国出口特定芯片许可的条件。
以出口许可为要挟逼迫企业“上贡”,这在众多美国法律界和商界人士眼中,既“没有先例”、“极不寻常”,甚至可能构成违宪。同时,这也暴露了美国此前借“国家安全”之名限制芯片出口,不过是可用来“套现”的幌子。
变相征“出口税”有违宪嫌疑
许多法律与行业专家指出,美国政府要求两大芯片公司上缴15%的对华芯片销售收入,或已触及美国宪法明确禁止的“出口税”红线。
《纽约时报》报道表明,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换取对华出口许可的代价,可能是向美国政府输送超20亿美元。拜登执政期间的白宫高级经济顾问彼得・哈勒尔指出,征收这15%的份额存在诸多问题,且美国宪法明确禁止征收出口税。
美国企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史剑道称,15%的上缴比例接近标准税率,此前无类似先例,极有可能因涉嫌征收出口税而违宪。他还提醒,一旦两大公司支付这笔费用,其他跨国企业或同样面临为出口商品缴税的风险。
雅虎财经援引国际贸易律师道格拉斯・雅各布森的观点称:“美国宪法严禁对出口产品征税,特朗普政府的做法,在我看来无疑是征收违宪的出口税。”此外,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也质疑其合法性,认为美国不应开创“上缴收入换出口许可”的先例。
出口管制实为交易的“开关”
美国近期常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挥舞关税大棒打压贸易伙伴。比如5月,美政府称好莱坞“遭受重创”,威胁对所有外国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8月1日起,又以“国家安全评估”为由,对进口铜半成品及高铜含量衍生品统一加征50%关税。
尽管美国政府与芯片公司的最新协议未提“国家安全”,但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国家安全”已沦为交易筹码,出口管制则成为实现交易的“开关”。
曾负责出口管制政策的官员克里斯托弗・帕迪利亚认为,用出口许可换企业收入的做法“前所未闻”且“风险极大”,出口管制不应沦为政府创收的手段,美国政府的行为近乎勒索或收取贿赂。
彭博社引用华盛顿安全与新兴技术中心研究员雅各布・费尔德戈伊斯的评论指出,这种交易史无前例,会削弱美国“基于国家安全实施出口管制”的正当性,令其相关说辞失去效力。美国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成员拉贾・克里希纳穆尔蒂也批评称,美国出口管制体系不应变成“披着国家安全外衣的创新税收方案”。
美企担心“上贡”有扩大化风险
英伟达与超威半导体选择与政府达成协议,未采取法律对抗措施,这引发业内担忧:未来企业与美国政府协商时或更被动,易被迫接受各类额外要求。
韩礼士基金会贸易政策负责人德博拉・埃尔姆斯警告,此例一开,美国政府可能针对特定企业和国家推出更多类似政策,宣称“付费才能获贸易权利”。
埃尔姆斯的担忧很快得到印证。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3日公开表示,未来或把这一“收入分享协议”推广至其他行业。美国GAMCO投资公司投资组合经理亨迪・苏桑托表示,除芯片制造商,销售其他战略性产品的企业也担心受此类“上贡”胁迫,为保出口业务或不得不向政府支付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