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意出口双降引忧虑,巴西制革业承压寻破局

2025-10-14

  2025年前三季度,巴西皮革及生皮出口呈现“量价背离”态势:出口总额达8.408亿美元,同比下降11.8%;出口面积1.378亿平方米,同比减少3.9%;但出口重量增至45.7万吨,同比增长5%。这一数据背后,巴西制革产业中心(CICB)的担忧集中指向美国、意大利两大核心市场的显著下滑,在地缘政治与贸易摩擦交织的背景下,行业正面临多重压力。

  作为巴西皮革出口的关键市场,中国虽保持需求体量——1-9月出口面积增长2.8%至6040万平方米,但出口额同比下滑14.8%至2.513亿美元。CICB分析指出,这与国际市场皮革报价低迷、中国买家还盘价格承压直接相关,叠加巴西国内电力、劳动力等生产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而更让行业揪心的是美意市场的同步萎缩:对美出口额1.17亿美元、出口面积980万平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2%和3.5%;对意大利出口额9340万美元、出口面积1770万平方米,跌幅更是达到17.4%与8.6%。

  美国市场的下滑源于关税政策的直接冲击。2025年8月6日,美国对巴西出口生皮征收50%的高额关税,此前巴西制革厂为规避成本曾加急出货,但政策落地后,与美国进口商的谈判全面陷入僵局,每年约2亿美元的潜在交易停滞。更严峻的是“双重损失”效应:不仅美国直接订单消失,依赖美国市场的巴西制鞋厂也因订单锐减削减本土皮革采购,2024年巴西对美出口鞋类达1028万双,占出口总额20%,如今近80%的制鞋出口企业受关税影响,预计整个产业链将流失2万个就业岗位。

  意大利市场的疲软则与欧洲皮革行业整体承压呼应。2025年意大利皮革制品出口延续下滑态势,非欧盟市场需求下降10.6%,且化工原料供应紧张、能源成本高企等问题,让作为原料进口方的意大利制革企业缩减采购规模。同时,全球皮革市场结构性变化加剧了竞争,中国等市场对高端皮革需求增长,但中低端产品面临合成革替代与东南亚产能冲击,巴西传统优势品类议价能力减弱。

  目前,CICB正推动企业积极应对:一方面通过政府渠道与美国磋商关税问题,试图挽回核心市场;另一方面加速开拓亚洲、中东等新兴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但行业普遍认为,短期需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附加值,长期则需优化供应链成本,才能在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