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进口瓜果源自东盟,中国-东盟农食产品贸易持续升温

2025-11-14

  11月13日,第九届中国-东盟动植物检疫和食品安全(SPS)合作部长级会议在重庆召开,海关总署同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与东盟农食产品贸易再迎亮眼成绩。今年前10个月,双边农食产品贸易额达513亿美元,同比增长8.9%,其中自东盟进口的干鲜瓜果产品超100亿美元,占中国全球瓜果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东盟已成为中国“果篮子”的核心供应地。

  海关总署署长孙梅君介绍,东盟已连续8年稳居中国农食产品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同时长期保持中国农食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身份。2021年双方提出的“5年进口1500亿美元东盟优质农产品”目标,目前已完成94%,2022年至2025年前10个月累计进口额达1412亿美元。贸易增长的背后,是双方产业结构的高度互补——东盟热带瓜果等特色农产品契合中国消费升级需求,而中国的农业机械、加工产品也为东盟农业发展提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正式签署,其中SPS措施优化、海关程序简化等内容,将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提升通关效率。加之RCEP全面实施带来的零关税红利,以及中老铁路、西部陆海新通道等物流设施的完善,为双边农食产品贸易筑牢了保障。

  孙梅君表示,中方将与东盟各国深化SPS合作机制,以自贸区3.0版升级为契机,推动农食产品贸易高质量发展。据悉,第十届中国-东盟SPS合作部长级会议将于2027年在泰国举行,未来双方还将在数字贸易、绿色农业等领域拓展合作,持续丰富中国消费者的餐桌选择,深化互利共赢的贸易伙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