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17
当英国Costa咖啡门店里的圣诞花环、主题咖啡杯已悄然营造出节日氛围,这些产自中国福建泉州的圣诞礼品,早已完成从盛夏装船到海外上架的旅程,近期更迎来紧急空运补单。在2025年全球采购需求承压的背景下,中国圣诞礼品出口逆势上扬,不仅勾勒出单个品类的增长曲线,更折射出中国外贸在产业链实力、市场布局、风险应对等方面的深层韧性。
企业端的订单表现,是外贸韧性最直观的注脚。福建泉州振跃工艺品有限公司的车间里,为Costa定制的圣诞饰品早已完成批量生产,100万美元的常规订单之外,近期新增的数千至数万件补单正通过空运加急交付。“大型品牌三四月份就敲定订单,八月前必须出货预留海运和上架时间”,公司总经理余重阳的介绍,道出了中国企业对海外供应链节奏的精准把控。这种把控力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市场成绩——其美国市场出口同比增长10%~20%,迪士尼、漫威IP合作产品持续热销,韩国星巴克、意大利费列罗等国际品牌订单表现强劲。广东盈浩工艺制品有限公司同样交出亮眼答卷,年出口额达5000万美元的圣诞产品远销全球,欧洲、拉美、美国市场结构均衡,构成稳定的需求基本盘。
产业集群的深度赋能,构筑起不可替代的竞争壁垒。浙江义乌作为全球最大圣诞用品集散地,用数据印证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核心地位——前三季度出口圣诞用品51.7亿元,同比增长22.9%,8月单月出口达13.9亿元,创下阶段性峰值。这座城市每年向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供应2万多个品类的圣诞用品,占据全球近80%的市场份额。这种优势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从模具开发到成品包装7天完成的高效协同,以及适配30国安全标准的柔性生产能力。正如余重阳所言,即便部分国家尝试承接低端制造,却在技术工人储备、供应链稳定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而中国圣诞礼品产业已形成从设计研发、原料采购到生产物流的全链条优势,同等质量下价格较东南亚低20%-30%,成本效率优势显著。
市场布局的多元化转型,为出口增长打开新空间。中国圣诞礼品出口早已摆脱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形成“主力稳固、新兴崛起”的格局。广东盈浩的市场分布中,欧洲占比60%、拉美占比20%,新兴市场与传统市场形成互补;义乌的全球布局更具代表性,在对美出口占比从30%降至14.2%的同时,通过开拓中东、拉美等市场实现整体订单反增。这种转型在宏观数据中同样清晰——前三季度,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欧盟、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出口均实现大幅增长,圣诞礼品作为消费品出口的细分品类,正是这一多元化布局的受益者。
企业与行业的协同应变,更彰显出外贸韧性的内生动力。面对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泉州振跃提前与美国客户沟通下单节奏,既规避了后期成本上涨风险,更在市场产能稀缺时抢占先机;海关等部门则通过政策赋能,推广原产地证书“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服务,为企业出海畅通流程。这种“企业主动应对+政策精准护航”的模式,在全球供应链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尤为关键。正如智库专家洪勇所指出的,海外采购商“前置备货”策略与中国企业快速响应能力形成共振,叠加市场多元化布局的风险分散效应,共同巩固了中国制造的全球地位。
从泉州的圣诞花环到义乌的圣诞彩灯,这些小礼品承载的不仅是节日喜悦,更是中国外贸的硬核实力。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10个月中国货物贸易出口22.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圣诞礼品出口的逆势增长正是这一态势的生动切片。当“中国制造”既能通过IP合作抢占中高端市场,又能以产业集群优势稳固全球份额,更能以多元化布局抵御风险,中国外贸的韧性便有了最坚实的支撑,也为全球供应链稳定注入了持久的“中国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