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1
“现在往返中国,感觉就像走亲戚串门一样方便!”金秋十月的满洲里公路口岸旅客入境大厅里,随处可见熙攘的人群,不少俄罗斯旅客正在中国海关关员的引导下有序办理通关手续,一位俄罗斯旅客在顺利通关后,由衷地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为进一步方便中外人员跨境往来,中国自2025年9月15日起至2026年9月14日,对持普通护照的俄罗斯人员试行免签入境政策。根据政策要求,俄罗斯普通护照持有者因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交流访问或过境等事由来华,且停留时间不超过30天的,无需提前办理签证即可入境。如今,这一免签政策已实施满一个月,从多个口岸反馈的情况来看,俄罗斯旅客赴华的热情持续高涨。
据满洲里海关统计数据显示,免签政策实施以来,该海关监管经由满洲里公路口岸入境的俄罗斯籍旅客累计达1.4万人次,日均入境人数较政策实施前增长8%。
“免签政策试行的第一个月,就像一阵东风,为中俄两国旅游市场带来了强劲活力,也让两国人文交流与旅游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满洲里十八里海关旅检一科科长郎显锟向记者介绍,为确保中俄免签政策顺利落地,该海关一方面实时跟踪旅客流量变化,灵活调整查验通道数量与工作人员配置,通过增加通道开放数量、增派查验人员、加强现场引导等措施,实现旅客快速验放、问题快速处置、整体快速通关,让旅客通关时间缩短了10%;另一方面,深化“智慧旅检”系统的应用,大力推广“旅检AI助手”,为工作人员配备蓝牙翻译耳机,在使用智慧卫检通道、核辐射探测设备、人体毫米波检测仪等科技装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入人脸抓拍、智能验核通道证照自动识别等智慧功能,减少旅客排队等候时间,提升“无感通关”的体验感。同时,针对“夕阳红”旅行团、跨境研学团等特殊群体,满洲里海关完善了“团体预约”通关服务,专门设置伤残旅客通关专用通道,提供个性化的通关服务,切实提高进出境旅客的满意度。
近年来,随着中国陆续推出或恢复各类免签政策,尤其是国家移民管理局全面放宽并优化外国人过境免签政策,吸引了大批国际游客前来中国。
在与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仅一江之隔的黑龙江省黑河市,每天清晨都有不少俄罗斯游客乘坐船只来到这里,他们会走进当地早市,品尝现炸大果子、东北大包子等特色美食。而在绥芬河市,免签政策的实施让入境消费的潜力加速释放,俄罗斯游客走进商店采购商品的场景,成为当地一道常见的风景线。
据黑龙江边检总站统计,2025年9月15日至10月14日期间,黑龙江全省各口岸入境的俄罗斯籍旅客共计4.6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28.4%。其中,通过免签政策入境的俄罗斯旅客有4.3万人次,在免签入境的旅客中,以观光休闲为目的的占比高达98.3%,黑河、绥芬河等9个口岸均有俄罗斯旅客免签入境,政策对入境旅游的拉动效果十分显著。
在上海,截至2025年10月16日免签新政实施“满月”时,上海市边检总站共查验入境俄罗斯籍旅客2.88万人次。其中,凭借免签政策入境的俄罗斯籍旅客达2.12万人次,占入境俄罗斯籍旅客总数的73.6%。在免签入境的俄罗斯籍旅客里,选择旅游观光的人数占比为87.7%。
为确保各类免签政策精准落实,上海边检机关不断优化口岸通关服务,加强政策宣传与入境提示,开通7×24小时移民政务服务热线,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此外,随着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临近,上海边检机关还推出了包括“开通进博会专用通道”“优化参展客商通关流程”在内的8项便利措施,进一步提升参展人员、旅游游客、商务人士的入境体验,推动“以展促旅、以展促招”的联动效应持续扩大。
“国门一线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免签政策既是机遇,也是对我们通关保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郎显锟语气坚定地表示,保障国门安全和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同样重要,要在提高监管效能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全力支持中俄旅游产业发展和人文交流深度合作,用实际行动为构建更具活力、更富内涵的中俄关系增添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