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重创巴西制革业 产业链面临双重冲击

2025-09-23

  2025年8月6日起,美国对巴西出口的生皮、毛皮及皮革产品征收50%的高额关税,这一政策如同重锤般击中巴西制革行业核心。作为巴西第二大皮革出口市场,美国此次关税大幅提升直接导致巴西制革厂与美国进口商的谈判全面破裂,原本每年可带来2亿美元销售额的交易陷入停滞状态。

  双重打击下的产业困局

  巴西制革行业正承受着"内外夹击"的双重压力。对外,美国市场大门急剧收缩——2024年巴西对美生皮出口额达1.668亿美元,占其出口总值的13.6%,而新关税实施后,行业预计未来一年出口量将下降9%。对内,依赖美国市场的巴西制鞋企业出口受阻,2024年曾向美国出口1028万双鞋、价值2.163亿美元的业绩难以维系,导致这些鞋厂大幅削减对本土制革厂的采购订单,形成产业链恶性循环。

  就业市场遭受严重冲击。据行业估算,制革行业直接失业人数将达8000人,若涵盖整个供应链,失业规模可能高达2万人。这对于年营业额超210亿美元、容纳50多万人就业的巴西皮革产业综合体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危机。巴西制革产业中心首席执行官Jose Fernando Bello直言:"这是对准行业心脏的子弹,我们用血汗开拓的美国市场正面临失去的风险。"

  行业紧急应对与政策诉求

  面对危机,巴西制革产业中心(CICB)已与政府紧急磋商,提出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快落实税收减免、将出口退税率提高至3%、通过国有开发银行设立低息专项信贷额度,以及重启就业支持计划等。行业代表强烈呼吁政府与美国谈判,力争将关税恢复至此前10%的水平,以挽救濒临断裂的贸易纽带。

  目前,巴西皮革企业正积极寻求市场多元化,试图扩大对欧盟及"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出口。但业内人士指出,开发新市场需要时间积累,短期内难以弥补美国市场流失造成的缺口。

  全球产业链连锁反应

  这场关税风波的影响已超越巴西国界,开始冲击全球皮革价值链。作为皮革制品高端市场代表的意大利,其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已下降9%,行业专家将此部分归因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分析认为,美国对巴西生皮加税可能导致全球皮革原料价格波动,进而影响下游制鞋、汽车内饰等多个产业的成本结构。

  随着50%关税政策的持续生效,巴西制革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寒冬。这场由贸易政策引发的产业危机,不仅考验着巴西政府的应对智慧,也为高度全球化的皮革产业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