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OLED全球市占率达52% AI与柔性显示融合开启产业新局

2025-11-07

  11月3日,以“显示无处不在,AI点靓视界”为主题的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成都启幕。开幕式上,总投资额157.4亿元的13个新型显示产业合作项目集中签约,覆盖产业链各核心环节;多款国产高端显示装备完成首发,多项产业创新成果同步亮相。

  如今,柔性显示已成为人工智能赋能智慧家居的重要依托。维信诺首席品牌官杨淑娟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柔性AMOLED显示技术与AI深度融合,能将人工智能的语音交互、环境感知能力转化为可视化、可触摸的呈现形式,让家居摆脱冰冷工具的属性,成为可感知、能交流的家庭伙伴。”

  2024年,我国AMOLED显示器件(含柔性与刚性面板)出货面积接近880万平方米,全球市场占比首次超越海外同行,达到52%,标志着我国在该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关键跨越。

  产业创新成果密集涌现

  新型显示是信息呈现的核心载体、人机交互的基础界面,其产业作为信息时代的终端支撑、数字经济的关键赛道,更是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新型显示技术领域持续突破创新,彻底扭转技术追赶的被动局面,初步构建起技术引领的发展新格局。

  核心装备的突破是产业升级的关键抓手。开幕式现场,科迪华G8.6 OLED量产级多应用喷墨薄膜沉积平台、联得装备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及EHD点胶设备三款国产首台套装备集中亮相。这些装备的成功发布,意味着我国显示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制造装备正式迈入高端化发展阶段。

  据悉,科迪华这款G8.6 OLED量产级平台的打印精度与生产效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满足行业大规模量产需求。其创新研发的打印头组合模块,能够覆盖从高精度图形化到像素沉积的全工艺链条,为OLED产业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该平台的落地,将助力我国在更大尺寸、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OLED量产领域实现新突破。

  联得装备的G8.6 OLED大片贴合设备,首次实现国产装备在EAC段贴合保护工艺的技术突破,有效减少OLED面板在生产过程中的损伤,为面板良率提升提供关键保障;EHD点胶设备采用创新的电流体动力技术,具备10微米级超窄线宽和出色的异型填充能力,在极窄边框等高端应用场景中表现优异,首次实现该技术在国内的量产应用。

  此外,开幕式还正式发布“2025世界显示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创新成果:十大创新产品、十大创新技术(应用)”。这些成果涵盖新型显示产业链各关键环节的创新产品与技术,涉及生产生活多个领域的融合应用,集中反映了当前产业链协同创新与行业融合发展的最新水平。

  现场权威专家指出:“希望获得创新成果的企业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持续提升技术创新实力,深化产业链上下游生态协同,为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作出新贡献。”

  AI与显示产业深度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人工智能正迎来技术迭代与产业渗透的双重爆发期,头部显示企业纷纷以AI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区入口处,京东方蓝鲸显示大模型精彩亮相。作为面向显示行业的专属大模型系列,其具备全模态交互、多场景适配、高精度运算、强逻辑推理的核心优势,依托高质量数据集、高性能智算平台及全链路AI安全体系构建而成,堪称“最懂显示行业的大模型”。此次参展,京东方在工作、家居、文娱等多个场景展示了多款领先的AI融合应用。

  在工作场景中,京东方AI办公室通过办公智能体联动AI一体机与AI算力主机等终端设备,打造“高效决策的智能办公解决方案”。其中,AI一体机融合多模态AI交互与大模型技术,多项功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AI算力主机可适配多类AI模型,支持私有化部署,能为用户提供安全低延迟的端侧算力服务。

  维信诺展区内,柔性AMOLED技术与AI的融合应用亮点十足:柔性AMOLED智能生态管家可实现全屋设备的视觉化管控,柔性AMOLED智能电子书宛如“会思考的卷轴”,便携医疗箱搭载柔性AMOLED屏,能实时显示体温、心率等体征数据,在AI辅助下可连接远程医疗诊断系统;搭载柔性屏的智能音箱拥有360度全景可视化功能,成为物联网时代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

  维信诺本次展示的系列显示技术,为AI交互提供了坚实的硬件支撑:260Hz超高刷新率屏幕可无延迟呈现AI生成的动态效果,有效消除视觉拖影;针对AI智能终端对续航的高要求,推出全球首款低反射COE柔性AMOLED技术、智能分区多频技术、LTPS 20Hz手机低刷解决方案等低功耗技术;极窄边框和柔性技术不仅提升了屏占比,更让设备形态能够根据AI应用场景的需求灵活调整——这些创新充分说明,先进的显示技术已成为AI用户体验落地的关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