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结构亮点频现,新兴市场成外贸增长主力

2025-09-03

  2025年上半年,我国出口领域亮点频出,出口结构优化趋势显著,逐步从传统的低附加值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转变,新兴市场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推动外贸增长的主力军。

  从出口产品结构来看,传统出口主力机电产品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6月,机电产品出口增长9.5%,在出口总额中占比达60.0%。这一数据充分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基础的坚实以及出口能力的稳步提升。与此同时,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产品出口表现格外亮眼,凸显出我国在中高端产业链的竞争力正与日俱增。以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继续在出口结构中担当新动能。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1.2倍,锂电池出口增长36.5%,太阳能电池出口增长58.1%。这些产品不仅契合全球绿色转型的大趋势,更反映出我国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全球市场布局能力的提升。此外,智能家电、工业自动化设备等新兴品类出口规模也在稳步扩大,出口产品的智能化、绿色化特征愈发明显。

  出口结构的优化,反映出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和产业链地位的持续攀升。我国正逐步摆脱对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依赖,转而凭借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在全球贸易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一转变是我国长期推动产业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战略的成果体现,出口增长模式正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

  在出口市场方面,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上半年,我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额达11.2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7%,在我国外贸整体规模中占比51.8%。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累计出口3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3%,东盟已连续多年稳居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位。此外,对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同样可观,上半年我国对非洲出口增长23.0%,对拉丁美洲出口增长8.4%。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有效分散了我国对传统欧美市场的依赖,极大增强了我国外贸的抗风险能力。

  与出口形成对比的是,上半年进口出现下降,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直接导致进口金额减少;国内投资恢复不均衡,尤其是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的疲软,抑制了对中间品和资本品的需求;国产替代进程加快,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对进口的依赖降低;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以及地缘政治风险,也对进口形成一定程度的抑制。

  展望下半年,外贸走势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不稳,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持续,对出口需求产生一定压力。不过,我国持续推进的外贸市场多元化战略,将为外贸增长提供有力支撑。新兴市场有望继续成为拉动外贸增量的关键力量,出口预计将保持温和增长。进口方面,随着国内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暖,高技术和高品质消费品进口有望回升,为国内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支持。

  总体而言,我国外贸正处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通过持续优化出口结构,积极拓展新兴市场,我国外贸有望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保持韧性,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