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伞业逆势突围,前三季度出口15.8亿元

2025-10-30

  在全球外贸环境承压的背景下,泉州伞业交出亮眼成绩单。据泉州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泉州市伞类产品出口额达15.8亿元,同比增长3.5%,产品远销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逆市飘红”。其中,民营企业作为出口主力表现突出,出口额11.3亿元,同比增长14%,占全市伞类出口总值的70%以上,彰显民营经济活力。

  重点市场增长强劲,区域布局更趋多元

  从出口市场来看,泉州伞业呈现“传统市场稳、新兴市场快”的特点。东盟、欧盟、日本三大核心市场持续发力,分别实现出口4.8亿元、3.1亿元、3亿元,同比增幅依次为60.5%、0.2%、19.1%,其中东盟市场的爆发式增长成为关键支撑。在区域合作领域,泉州伞企积极拥抱政策红利,前三季度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8.1亿元,增长17.5%;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9亿元,同比大涨31.5%,尤其对泰国出口增幅高达84.3%,区域化布局成效显著。

  产业集群赋能创新,企业加码全球布局

  作为“中国伞都”,晋江市东石镇的制伞产业集群为泉州伞业出口提供了坚实基础。当地龙头企业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依托集群优势推进数字化转型,推出免折叠伞、凉感伞面等功能性产品,其中电动伞品类凭借差异化优势实现多次返单。该公司关务经理陈玉秋介绍:“我们正加速全球布局,不仅在俄罗斯拓展线上销售渠道、赴中亚四国开发新市场,还在希腊设立研发中心,提前捕捉欧洲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今年前9个月,公司出口额已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长超30%。”

  晋江市伞业行业协会会长王翔鹏指出,当下年轻消费群体对伞的需求已从“实用”转向“个性表达”。为此,晋江伞企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引入玻璃纤维等新型材料,同步提升产品功能性与设计感;多家头部企业还启动自主品牌出海战略,通过打造特色产品矩阵,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空间,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能。

  海关便利化措施护航,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为推动伞企高效出海,泉州海关推出针对性支持举措。一方面,启动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引导企业运用“提前申报”“抵港直装”等模式,大幅压缩通关时间,提升物流周转效率;另一方面,主动指导企业用足政策红利,帮助企业申请RCEP自贸原产地证、AEO认证等,通过关税减免与信用背书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切实为伞企“减负提速”,助力其更快抢占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