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18
中国持续推进非洲农产品零关税政策落地,为中非经贸尤其是农业领域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具体进展与影响如下:
一、零关税政策的逐步拓展
2024年12月1日起,中国率先对所有同中方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其中涵盖33个非洲国家,为非洲农产品对华出口打通关税便利通道。2025年6月11日,中方进一步宣布,愿通过商签共同发展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该零关税举措覆盖至53个非洲建交国,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范围,为非洲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二、零关税政策下非洲多国农产品出口成效
(一)肯尼亚:牛油果与茶叶出口双增长
作为零关税政策的直接受益者,肯尼亚的牛油果与茶叶对华出口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累计进口肯尼亚牛油果约6892.5吨,货值达9000万元人民币,推动肯尼亚跃升为中国第三大牛油果供应国。此前肯尼亚牛油果主要依赖欧盟、中东市场,如今在零关税加持下,分析预计未来其对华出口占比有望达本国牛油果产量的40%。
茶叶领域,肯尼亚作为全球主要红茶出口国,2025年一季度对华茶叶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175.2%。依托高性价比优势与零关税红利,肯尼亚政府明确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对华茶叶出口规模提升4倍,推动茶叶成为当地民众增收的“金叶子”产业。
(二)埃塞俄比亚:咖啡出口规模显著提升
埃塞俄比亚作为阿拉比卡咖啡发源地,凭借独特高原风味与零关税支持,对华咖啡出口增长迅猛。2024年,该国对华咖啡出口额达1.02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77.67%。目前已有多家中国咖啡连锁企业、贸易商与埃塞俄比亚农场达成长期合作,投资建设咖啡产业园与加工厂。
从市场竞争力来看,埃塞俄比亚咖啡口感偏甜且产区风味差异化明显,同时采收期与巴西等主产国错开,具备节令优势。零关税政策进一步降低其对华出口成本,既能提升价格竞争力,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高性价比选择。
(三)卢旺达:辣椒产业成创汇新支柱
自2021年首次对华出口干辣椒以来,卢旺达辣椒产业在零关税政策与中企合作支持下快速发展。2024年,中国湖南现代农业国际发展有限公司与卢旺达加绍拉农场公司合作,启动覆盖育苗、种植、采收、加工、出口全链条的辣椒产业示范项目,建成100公顷辣椒示范园。首个产季即对华出口200吨干辣椒,部分加工为辣椒酱产品,其中“鸟眼辣椒”制成的辣椒酱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广受青睐,成为展会“热销品”。
此外,中企还助力卢旺达完善辣椒产区基础设施,建设烘干场、包装厂、检疫基地,打通“农田到货架”的全链路,同时推动当地农场升级有机种植与信息化管理技术,完善贸易培训和认证体系,为辣椒进军全球市场奠定基础。
(四)西非国家:可可出口寻得新市场
在西非地区,可可成为零关税政策的重点受益品类。多哥作为中国可可豆主要进口来源国,借助免税通道有望进一步扩大中国市场份额;科特迪瓦此前依赖美欧可可市场,但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价格优势减弱、市场空间压缩,如今正将中国作为优先拓展的替代市场,零关税为其重构出口格局提供关键支持。
三、中非农业经贸整体发展态势
从数据来看,中非经贸规模持续攀升。2024年,中非贸易总额首次突破2万亿元,达2.1万亿元,其中农产品进出口额首次超过700亿元;2025年前5个月,中非进出口额达9632.1亿元,同比增长12.4%,创同期历史新高,同期中国从非洲进口农产品158.3亿元,农业领域贸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四、政策影响与未来展望
短期内,中国零关税政策帮助非洲特色农产品降低出口成本,显著扩大对华出口规模与品类,为非洲农业国带来直接经济收益。但从长期发展来看,非洲国家仍需加快农业产业链升级,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与产品标准体系,才能更充分地把握政策机遇,实现与中国市场的长期、稳定合作,推动中非农业经贸合作向更高质量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