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06
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集团5月2日就美国近期加征关税的举措发出警告。该集团表示,尽管目前直接业务影响仍属“可控”,但美方的单边举措正破坏产业链稳定,导致客户信心下滑、订单波动加剧。
巴斯夫首席财务官迪尔克・埃尔弗曼当天在发布集团第一季度财报时指出,关税政策的波动性、美国进一步决定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其他贸易伙伴可能采取的回应措施正在对全球市场情绪造成冲击。据他透露,集团一季度经济环境“整体弱于预期”,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远高于年初判断”。
巴斯夫5月2日公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销售额174.02亿欧元,同比降低0.9%,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收益为26.25亿欧元,同比降低3.2%,净收益8.08亿欧元,同比降低40.9%。
尽管如此,巴斯夫仍维持全年业绩目标不变,并强调公司广泛的本地化生产布局,为抵御关税冲击提供了韧性。埃尔弗曼指出,公司在欧洲和北美地区约90%的销售额来源于本地生产的产品,美国这一比例超过80%,这意味着直接关税影响较为有限。不过,间接影响已经开始显现。市场不确定性已经体现在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的变化上,特别是在汽车和消费品等行业,客户需求的变化给巴斯夫带来了不小的间接影响。这种不确定性让公司必须更加谨慎地评估市场动态。埃尔弗曼还表示,要评估当前关税及反制关税措施对公司业务的整体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难度,巴斯夫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导致的间接影响,尤其是在客户需求变化方面。
业内人士注意到,巴斯夫近年来加速将业务重心转向新兴市场,尤其是亚洲和拉美。对此,集团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卡米特2日强调,亚洲“仍是化工产业增长的核心引擎”,并明确将其列为未来重点拓展区域。巴斯夫首席执行官马库斯・凯礼强调了亚洲作为化学工业增长驱动力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公司计划在今年下半年启动湛江新工厂,这将是巴斯夫在中国持续增长的基础。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巴斯夫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进一步巩固其在该地区的地位。除了中国市场,巴斯夫还表达了对印度、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等国家市场的兴趣,并预计到2035年,这些国家将占据全球化学品增长的80%左右。巴斯夫看好这些市场的长期增长前景,并计划加大投资力度。
德国化学工业协会同样对当前局势表达忧虑,称企业普遍感受到“客户谨慎情绪上升”,对今后数月的行业景气度前景持悲观态度。协会指出,美方“激进且不可预测”的关税政策是导致当前紧张局势的主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