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电子产品出口高增:数据背后的动力与结构性特征

2025-09-28

  2025年前8个月,越南计算机、电子产品及零部件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出口额达668.7亿美元,同比激增43.1%,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从市场结构看,美国作为越南最大出口目的地,贡献了261亿美元出口额,同比增幅高达67.7%;中国紧随其后,出口额1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8.6%,两大市场共同支撑起越南电子产品的出口增长骨架。

  这一增长态势的形成,首先源于全球制造业转移下的外资集聚效应。越南已成为全球电子产业布局的重要节点,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出口国和第五大计算机零部件供应地,三星、英特尔、富士康等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在此设立生产基地并持续扩产。以三星为例,其在越总投资已达232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出口额占越南全国出口总额的12.7%,而苹果AirPods在越生产比例已升至65%,“台系六巨头”在越笔记本电脑年产能更是占全球25%–30%。这些外资企业的产能释放直接推动了对美出口的爆发式增长,同时也带动了产业链配套需求。

  其次,区域供应链协同与政策适配性发挥了关键作用。越南电子产业虽出口规模庞大,但呈现“外资主导、本土配套”的特征,约70%的零部件需从中国进口,形成“中国供料+越南组装”的深度嵌套模式。这种协同既满足了越南对美出口的产能需求,也催生了对华中间品出口的增长。同时,越南通过“加工工序+附加值+税号变更”的三重标准强化原产地管理,借助东盟累计附加值规则满足美国普惠制关税要求,为电子产品出口扫清了部分贸易壁垒。南北两大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更进一步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北部红河三角洲电子集群贡献了越南约40%的电子产品出口额。

  不过,亮眼数据背后仍潜藏结构性挑战。越南本土电子企业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虽有Viettel等企业布局芯片设计,但整体仍处于早期阶段,产业升级高度依赖外部技术转移。同时,对美出口高增长受国际订单波动影响较大,且需持续应对美国关税政策调整与合规审查压力。未来,如何提升本土产业链配套能力、向价值链上游延伸,将成为越南维持电子产品出口增长韧性的核心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