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旧换新推动手机消费升级

2025-06-30

  今年以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带动消费回暖。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1.75亿份。其中,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5662.9万件。

  中国信通院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国内市场手机出货量9470.8万部,同比增长3.5%,其中5G手机8093.2万部,同比增长5.6%,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85.5%。艾媒咨询集团CEO张毅指出,尽管增幅有限,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已属难得。依托补贴政策持续发力及换机周期带来的自然更新动力,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正温和复苏,且行业格局呈现明显的头部集中特征,前五大品牌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赛迪智库专家王琼洁认为,从产品价格结构看,国内中高端市场占比增长、低端市场占比下降,消费升级趋势显现。智能手机销量稳步增长主要得益于三方面:一是政策拉动,今年1月手机首次纳入国家补贴范围,对6000元以下机型按售价15%给予最高500元补贴,叠加春节电商旺季与厂商“高配低价”策略,刺激设备升级需求;二是智能体验迭代,各大厂商发布的AI手机搭载端侧大模型,通话实时翻译、图像智能消除等功能成为卖点,激发换机意愿;三是物理形态创新,折叠屏、超薄屏手机以便携性和差异化玩法,为消费者提供新选择。

  “当前智能手机用户平均换机周期已从18个月延长至约40个月,上一轮集中换机潮的更新需求正进入释放期。”张毅表示,经济环境改善提升了消费动能,叠加厂商库存优化与营销创新,共同推动终端销售增长。在此背景下,国产手机加速在AI、影像、续航等领域创新:AI技术深度渗透,主流厂商构建AI大模型体系,从芯片到应用全链路优化,将大模型融入系统,升级语音交互、图像识别等场景功能。

  对于市场走向,王琼洁指出,一方面智能体验将持续升级,端侧大模型落地将重构用户体验,实现跨设备无缝交互;另一方面高端市场格局或生变,苹果虽仍主导国内高端市场,但因智能功能优势弱化及国产手机崛起,领先地位可能被本土品牌动摇。张毅认为,产品创新将围绕用户痛点展开:电池技术突破、AI与终端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影像功能从像素比拼转向算法精细化打磨,折叠屏手机则凭借技术成熟与成本下探,展现推动品牌高端化的潜力。

  整体来看,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正处于技术迭代与结构升级的关键期,政策红利、消费周期与技术创新的多重叠加,将推动行业向更具价值深度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