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外贸“热力值”持续攀升

2025-08-27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外贸发展“热力值”不断攀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与活力。据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7月,长三角地区进出口总值达9.59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在复杂的外贸环境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联动协同:为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8月25日,南京海关所属苏州工业园区海关的无尘查验室内,身着专业无尘服的海关查检关员,正对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一票价值超291万元的进口集成电路芯片,开展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如今公司进口的芯片等高新技术货物,无需在口岸海关开拆查验,可直接从上海口岸运至苏州工业园区的无尘查验室完成查验。这一模式不仅避免了货物在口岸开拆后品质受影响的风险,还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该公司物流经理贾赟介绍道。

  作为首批参与长三角一体化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协同试点的海关,苏州工业园区海关联合地方政府,共同打造了江苏省内首个海关无尘查验室,精准满足苏州工业园综合保税区进出区真空包装货物高效验放的需求。今年1—7月,苏州工业园区海关已累计开展260票查验协同作业,监管货值达2.68亿元,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超1700万元。

  联运增效:拓宽物流通道提升流转效率

  同样在8月25日,南京海关所属太仓海关的监管下,苏州考斯丹五金制品有限公司的一批置物架,即将通过“联动接卸”模式发往海外。据悉,该公司主营展示架、办公设备的生产与销售,借助“联动接卸”模式,企业可将出口货物通过专用驳船转运至上海洋山港,货物的查验、放行流程均在洋山港内完成,放行后可直接装母船离境或转运至目的港。这一模式不仅省去了企业办理转关申报和二次运抵的相关手续,还显著提升了通关效率。“相比传统陆路运输,‘联动接卸’模式将运输时间缩短一半,每个出口集装箱的物流成本能节省400元。”公司物流主管庄谭琴说。

  为保障该模式顺畅运行,太仓海关积极联动企业与港口,快速搭建联络沟通平台,安排专人指导企业熟悉申报流程,并实时跟踪物流进度,确保货物高效通关。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太仓口岸通过“联动接卸”模式进出口的集装箱数量约20.68万标箱,同比增长4%,累计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8000万元。

  联检聚力:优化监管效能节省企业成本

  8月25日当天,南京海关所属吴江海关还联合吴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库德士巧克力(苏州)有限公司开展长三角跨部门联合检查。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双方立即启动青浦、吴江、嘉兴三地海关与吴江市场监管部门的线上联合会诊机制,从合规管理、质量控制等多个维度,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体检”服务,并当场出具整改建议与帮扶方案。

  “联合检查将原本需要多部门分次开展的现场检查,压缩至0.5天内完成,为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该公司总经理黄万里表示,“节省下来的时间转化成了企业的生产动能,让我们能更专注于提升产品品质和拓展国内外市场。”

  潮涌长三角,共绘发展“同心圆”。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南京海关表示,将持续深化长三角海关协同合作,优化跨部门联合监管模式,大力推进智慧海关建设,进一步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为推动长三角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