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8-26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不断积累,出口延续增长态势。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家具及其零件出口金额达到3191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41.8亿元增加12.3%,家具出口订单持续增加,海外市场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
各地家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宣城作为典型代表,其家具产业借助“绿科技”开拓海外市场成果显著。在安徽宣城信诺家具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机械臂为实木家具加装防潮包装,经自动化检测与海关现场检验后,合格产品由智能转运机器人运送至厂区物流中心,再发往德国汉堡。该公司物流经理郑甜瑶称,这是今年出口欧洲的第8批订单,产品符合欧盟E0级环保标准。公司研发可循环包装材料并获FSC森林认证,订单已排至6月份,预计今年出口额将突破2.5亿元。家具制造是宣城市传统优势产业,产品涵盖实木、板式、户外等大类。企业通过产业升级,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向智能“智造”转变,同时推广环保材料应用,精细化管控质量标准。合肥海关所属宣城海关建立出口家具技术性贸易措施数据库,助力企业攻克欧美“绿色”壁垒;建立“关企联络员”制度,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发布预警信息,指导企业构建全链条追溯体系。此外,针对家具出口体积大、通关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宣城海关实施“远程可视化”查检、“预约通关”等便利措施,将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6小时内。2025年前2个月,宣城市家具出口总值达1.9亿元,同比增长42.3%,环保型家具成为出口主力军。
宁波余姚的家具企业也在加速出海。在浙江宁波捷丰现代家俱有限公司制造车间,半自动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工人们赶制出口订单产品。该企业是宜家家居的供货商之一,通过一般贸易形式出口木家具至宜家家居海外仓,实现当地直接销售、配送,节省物流和时间成本,方便客户退换货。随着海外市场需求增加、通关时间缩短,一季度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三成。余姚海关实行事前“一口告知”、事中“一对一指导”、事后“点对点提醒”一站式服务,汇总常见问题并下发办理指南,指导企业从原料、加工、存储等环节控制产品检疫风险、健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推进远程属地查检改革试点工作,实施“不到场、无干扰、零等待”远程执法作业,作业时间相比传统模式缩短三分之二以上,有效提升通关效率。2025年一季度,余姚共出口家具及其零件8.88亿元,同比增长17.18%。
佛山作为全国最大的家具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今年一季度出口家具45.3亿元,增长7%,主要出口至欧盟、东盟等。广东爱米高家具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位于佛山顺德区龙江镇,专业生产和销售中高档沙发及软床,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企业,有独立家具设计研发能力,年产值达3亿人民币,产品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该公司积极转型升级,产品多元化,扩展非美市场并在东南亚布局生产线。佛山海关落实属地监管职能,对货物按系统指令实施检疫作业,保障产品安全;落实24小时预约查检机制,鼓励企业分类并动态调整,降低查验抽中比例,实施100%无纸化出口通关。
中国家具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屠祺接受专访时表示,全球对于中国家具产品的需求是旺盛的,行业正在积极寻找突破,企业出海模式已由过去代工为主的“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同时把自己的品牌推向了全世界。圣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良正表示,当前产品竞争激烈,企业建立全球产业链体系,在美国、墨西哥蒙特雷建厂,精准服务客户,打造自己的品牌。喜临门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征虎称,企业注重产品研发,强调技术独创性和领先性,海外销售核心是拼中国制造能力,海外市场体量巨大。成都八益家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部总经理马尔华表示,通过新材料应用实现差异化调整,纯大豆纤维床垫产品销量可观。
展会也在促进家具出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9月10-13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二十九届中国国际家具展览会,是我国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家具展会之一。今年展会国际品牌与中国原创品牌同台竞技,展现全球家居潮流和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展会同期举办“中国品牌展”,为推动我国优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搭建平台。部分国外参展商、经销商表示,中国家具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在最新科技包括人工智能方面持续创新,产品价格和质量都极具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