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04
“我们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车间满负荷运转。”浙江宁波某体育器材有限公司负责人牛纲近日在当地接受采访时说。
走进该公司,车间内注塑机轰鸣,流水线上彩色攀岩岩点等待质检,仓库中贴满欧美等地标签的包装箱随处可见。
牛纲介绍,企业研发的高分子聚合物岩点2024年获国际攀联认证,今年上半年内销、出口均超3万组,覆盖全球主要市场,“从玻璃钢、木头到自主聚合物,我们历经7年技术迭代,岩点手感、韧性等指标持续提升。”
近年来,以上述企业为代表,宁波小众户外运动装备企业凭借技术创新与品牌升级,在国内外市场表现亮眼。
宁波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雷军表示,今年以来,企业体育用品出口同比增长近20%,“我们聚焦水上户外领域,以水上橄榄球、沙滩皮克球等产品打开国际市场。产品也从‘性价比竞争’转向‘价值创造’,自有品牌逐渐获得国际认可。”
据宁波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宁波市体育用品及设备出口额达5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高技术、高附加值体育制造产品展现强劲活力。
在宁波余姚的雪鹰运动装备科技公司,智能生产车间内,注塑机有节奏地律动,带着余温的塑料半球被顶出,自动化的粘和臂迅速将两个半球合二为一,一颗颗匹克球在全自动生产线上传送,一支支匹克球拍正在注胶成型,即将销往世界各地。这家企业从代工滑雪手套起步,到创立自主冰雪装备品牌,在冰雪装备出口市场收缩时,凭借匹克球实现“惊险一跃”,开拓出新市场。企业负责人袁永康介绍,他们针对不同环境、不同使用场景,研发了多种类型的匹克球与球拍,日均产值可观。同时,企业通过成立俱乐部、开展公益推广活动、与高校合作开发AI教学系统等方式,推动匹克球运动的普及,实现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其生产的匹克球装备年营收近亿元。
而在宁海县,百特户外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同样忙碌,被切割好的铝合金、碳素等原材料,经过打磨、喷漆、组装,变成一根根美观实用的滑雪杖,随后包装出口南美地区。宁海县以运动杖为主的冰雪装备产业已形成年产值9.2亿元以上的生产规模,占全国同类产品总产值的75%以上,全国出口的每10根滑雪杖,有7根产自宁海。该公司外贸经理郭金龙介绍,他们主要出口铝合金滑雪杖,通过不断开拓市场,今年新增了向南美智利和哥伦比亚的出口。为保障滑雪用具快速通关,宁波海关开辟出口滑雪用具通关“绿色通道”,采用“提前申报”通关模式,提供优惠原产地证书申领导引和海关归类预裁定等便利化措施,压缩通关时长。
此外,宁波的冲锋衣产业也在不断升级。像浙江蓝途户外用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自动化机械精准地进行面料裁剪、缝制、压胶等工序,还运用激光与超声波技术,结合高校研发与AI设计样品,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三门帝翔服饰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改造,将拉链工序从9道压缩至2道,月产能大幅提升,柔性生产线可快速响应定制订单。同时,企业注重科技赋能面料升级,如浙江耀途服饰有限公司研发出防溺水救生冲锋衣,“蓝途”研发出防水、抑菌、防污等性能俱佳的科技面料。2024年,三门冲锋衣首次登上广交会舞台,凭借高颜值、高品质产品,收获了南美、中东、日韩等大量海外订单。
如今,宁波的小众户外体育用品企业正凭借创新的技术、优质的产品、多元的市场策略以及政策的支持,在全球户外用品市场中崭露头角,书写着中国制造的精彩篇章,持续推动着行业的发展与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