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为引擎 国货小家电“智”闯全球

2025-10-27

  近日,记者走进江苏友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制造车间,只见一台台小型静音除湿机在生产线上逐步成型,不久后它们将踏上销往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旅程。“我们95%以上的产品用于出口,移动空调和除湿机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出口业务销售收入达8.23亿元,同比增长10.38%。”公司董事长吴清平的话语中透着自信,而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1100多项专利、每年占营收3.5%的研发投入、15个高低温焓差实验室以及线上线下销售网络的协同支撑。

  在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当下,持续创新的定力与供应链管理的智慧,成为众多国货小家电企业跑出“出海”加速度的核心密码。

  技术创新:锚定需求的“生存之道”

  “穿墙空调后部设计两个孔,分别作为进风口和出风口,无需在窗外悬挂室外机组,完美适配欧美用户的居住需求,上市后销量持续走高。”江苏友奥研发总经理卢德峰直言,创新是企业立足海外市场的根本。针对欧洲消费者对静音性能的严苛要求,公司自主研发降噪技术,推出的静音除湿机噪音低至30分贝,达到室内几乎无感的使用体验。“我们不仅制造家电,更革新制造方式,将AI、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入生产全流程,实现效率、品质与柔性生产的统一。”吴清平表示,技术创新与智能制造已成为企业在智能环保小家电领域的鲜明标签。

  苏州清听声学科技有限公司的创新路径同样精准,其面向美、欧、日、韩市场推出的定向音箱,凭借独特音频技术将声音锁定在特定角度,既保障公共场合沟通的私密性,又避免干扰他人,成为海外市场的“抢手货”。深耕海外的深圳北鼎晶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则以场景创新破局,持续推出多功能净饮机、分体式电饭煲等新品,覆盖养生、烹饪等多元场景,更构建起“电器+周边+食材+服务”的全场景矩阵,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供应链筑基:本地化协同的“保障之基”

  产品创新的落地离不开供应链的坚实支撑。北京利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河北霸州的供应链布局,正是国货小家电以产业链优势开拓海外市场的典型实践。作为“中国小家电产业聚集地”,霸州已形成成熟产业生态,覆盖五大系列300余种小家电单品,上下游配套企业超1000家,电机日均用量突破20万个,年产值达80亿元,但其中小企业在产能与品质标准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深耕行业30年的利仁科技瞄准北方供应链潜力,联合霸州市政府构建政企合作模式,依托自身成熟制造经验与标准化体系,整合当地区位与集群资源,打造适配出海需求的本地化供应链枢纽。“本地化供应链彻底解决了传统跨区域采购中品质不均、供应滞后、成本高企等痛点。”利仁科技负责人介绍,旗下霸州电机生产基地目前月产量达30万只,预计2025年底将提升至100万只,为出口业务提供稳定支撑。这一模式也印证了中国小家电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即便东南亚等地掀起投资热潮,但马来西亚等国工人月薪已达3700-3800元人民币,综合制造成本比中国高出约15%,中国的产业集聚优势短期内难以替代。

  市场适配:精准破局的“增长之钥”

  全球小家电市场的巨大潜力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广阔舞台。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小家电市场规模达2027.6亿美元,预计2032年将增至3012.4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5.13%,其中智能厨电赛道2024年规模突破1800亿美元,同比增长18.5%。而不同区域市场的需求差异显著:欧美、日韩等发达地区偏好智能互联型高端产品,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则更青睐高性价比基础款。

  精准适配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出海的关键。江苏友奥在亚马逊等平台布局欧美站点,一方面派业务团队实地调研,另一方面系统分析平台Top50-100产品的特性与用户评价,挖掘痛点后实时反馈研发端,形成“海外调研-国内迭代”的协同机制。如今,其跨境电商平台年订单量已达12万台。北鼎科技则以高端定位切入海外市场,通过亚马逊与独立站渠道拓展,更在TikTok等社交平台与560万粉丝的美食达人合作,以场景化内容触达年轻消费者与品质家庭用户,2024年自主品牌海外收入同比增长超90%。

  从技术创新到供应链协同,再到市场精准适配,国货小家电正以多维合力突破海外市场壁垒。在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浪潮中,这种以创新为内核、以产业链为支撑的发展路径,不仅让“中国制造”升级为“中国智造”,更让中国小家电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持续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