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增11.9%:中国外贸“智”造动能加速释放

2025-10-13

  海关总署副署长王军在新闻发布会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出口额达3.75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对同期整体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30%,成为拉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这一表现不仅印证了我国制造业新动能培育的显著成效,更凸显了"科技创新+品牌升级"双轮驱动下的外贸竞争力提升。

  一、高技术出口成增长支柱,装备制造表现亮眼

  在高技术产品出口的细分领域中,装备制造类产品展现出极强的增长韧性。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同比增幅达25.5%,成为增速最快的品类之一。近期我国成功出口的一座价值近150亿元的液化天然气生产平台,其年产能可满足千万人口城市的居民生活用气需求,堪称高端装备"出海"的标志性案例,彰显了我国在超大型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从更广泛的产业维度看,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强势增长与机电产品出口的整体升级形成呼应。前三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总额达12.0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出口总值的60.5%,较上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出口增长22.4%,仪器仪表增长15.2%,构成了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核心支撑体系。值得关注的是,这一增长态势具有持续稳定性,高技术产品出口已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显示产业升级的动能具有长效性。

  二、民营力量崛起,成为创新出口主力军

  民营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成为推动出口结构升级的关键力量。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民营企业出口高技术产品同比增长15.3%,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占我国同类商品出口总值的比重达54.2%,较上年同期提升1.6个百分点。在多个细分领域,民营企业已成为绝对主力:接近8成的高端机床、超过7成的锂电池、接近6成的医疗器械均由民营企业出口,展现出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响应上的独特优势。

  民营企业的活跃表现,与我国外贸经营主体结构的持续优化密不可分。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19.16万亿元,同比增长7.8%,其中出口增长8.8%,进口增长5.9%,在进出口总额中的占比持续提升,为高技术产品出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品牌升级提速,自主IP价值凸显

  科技创新的深化正推动我国出口从"产品输出"向"品牌输出"跨越,自主品牌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权重持续提升。以两大重点领域为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动汽车出口中自主品牌占比达59.5%,农业机械出口中自主品牌占比达40.2%,均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升。这一变化标志着我国制造业不仅在生产制造环节实现突破,更在品牌建设、全球渠道布局等高端环节获得认可。

  从行业整体看,自主品牌建设的成效已形成规模化体现。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已达32.4%,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从工业机器人到新能源装备,一批中国自主品牌凭借技术创新与品质优势,在全球市场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的跨越。如我国工业机器人出口市场份额已跃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继续增长61.5%,成为自主品牌出海的典型代表。

  四、外贸转型深化,绿色与智能成新标签

  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增长轨迹,清晰勾勒出我国外贸向绿色化、智能化转型的升级路径。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持续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组等绿色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速均超过两成,"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也达到两位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绿色贸易优势。

  这种转型不仅体现在产品层面,更植根于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升级。正如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所言,我国出口保持稳健增长的底气在于完备的产业体系,动力则来自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从液化天然气生产平台的高端制造,到电动汽车的智能网联技术,再到工业机器人的场景应用创新,我国高技术产业正形成"技术研发-产品制造-品牌输出"的完整闭环,为外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总体而言,前三季度高技术产品出口的亮眼表现,是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生动注脚。在民营主体活力释放、自主品牌崛起、绿色智能转型的多重驱动下,我国外贸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跨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外部支撑。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高技术产品出口有望持续扮演外贸增长"压舱石"的角色,推动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加速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