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4-30
2025年4月28日,厦门迎来一场体育用品产业的创新盛会——由安踏集团牵头的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首次理事会正式召开。此次会议意义非凡,不仅选举出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为首任理事长,还重磅发布《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科技规划》,清晰勾勒出九大战略方向,为体育用品产业协同创新的新征程鸣响了启航号角,为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回溯2024年10月,为攻克体育用品产业长期存在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推动整个行业跃升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安踏集团怀揣着“开放协同、创新驱动”的理念,挺身而出,牵头搭建起沟通产学研的桥梁。一时间,清华大学、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纷纷响应,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也积极参与,更有中石化、申洲国际、超盈纺织等供应链领域的领军企业携手同行,共同促成中国实体民营企业首家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的诞生。
安踏集团向来将科技创新视作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此次创新联合体的落地,正是其“全球开放式创新网络”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在本次理事会上,选举结果备受瞩目: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高票当选为首任理事长,同时聘任执行理事长陈科(安踏集团COO)、首席科学家俞建勇院士(东华大学教授),以及副理事长徐卫林院士(武汉纺织大学校长)、马建荣(申洲国际执行主席)等一众核心成员。他们的加入,让创新联合体汇聚了产学研各界的顶尖智慧与力量,全方位构建起覆盖“基础研究-技术攻关-产业应用”的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为攻克行业技术难题、实现创新成果转化筑牢坚实根基。
作为本次理事会的重中之重,《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科技规划》正式对外发布。该规划精准锚定九大战略方向,全面覆盖高性能材料、运动科学、功能性设计、奥运科技等多个关键领域,宛如一张详尽的战略蓝图,为未来行业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明确路径、指明方向。
高性能材料方向上,创新联合体重点推出膜技术平台课题与玄武岩纤维技术平台课题,直击行业“卡脖子”痛点。通过产学研深度协同的创新机制,加速实验室科研成果向市场产品的转化进程,力求打破长期以来的技术瓶颈。
膜技术平台联合东华大学全力攻坚“生物基无氟防水透湿膜”。项目采用可再生生物基原料,一举攻克防水透湿性能与环保属性难以协同的行业难题。并且以消费者实际需求为导向,深入研发适用于不同场景的膜技术矩阵,有望彻底打破国外在此领域的技术垄断局面,让中国体育用品在防水透湿材料方面拥有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
玄武岩纤维技术平台则依托武汉纺织大学的技术专长,借助嫦娥六号月面国旗纺纱技术的宝贵经验,全力突破无机玄武岩纤维一维线形材料复合加工利用的瓶颈。目标是制备出具备抵御极端高低温环境能力,同时兼具高强度、高耐磨、隔温等卓越性能的新型材料,为体育用品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
对此,丁世忠理事长满怀期待地表示:“两大平台课题的发布,标志着创新联合体这艘承载着行业创新希望的大船正式启航,这是我们朝着创新突破迈出的坚实有力的第一步。”
长期以来,安踏集团始终坚定不移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24年,其研发投入高达20亿元,并且制定了宏伟的长期规划,预计到2030年累计投入将再增加200亿元用于创新研发,截至目前已申请专利超5600件,数量位居行业首位。如今,安踏集团已在全球范围内设立6大设计研发中心,与全球7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250多位专家、800多家供应商紧密合作,共同构建起庞大的开放式创新网络,成功打通“需求牵引-技术攻关-产业落地”的闭环生态,为创新成果的源源不断产出提供肥沃土壤。
丁世忠进一步强调:“创新联合体的使命绝不仅限于解决国内行业现存难题,更要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制定全球体育用品行业标准,用中国的先进技术、创新智慧引领全球体育用品产业的创新发展潮流。”
展望未来,体育用品产业创新联合体将持续深化产学研合作,以创新为第一动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在实现体育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创新联合体有望凝聚各方力量,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创新主力军,为达成体育强国目标贡献磅礴力量,助力中国体育用品产业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