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23
厦门海关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福建省硫酸铵出口额达39.08亿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58.79%,出口规模稳居全国首位,展现出强劲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这一成绩的取得,既源于福建扎实的产业根基与完善的物流支撑,也离不开海关部门精准高效的服务保障。
作为我国硫酸铵生产和出口的核心省份,福建依托成熟的化工产业集群与港口物流网络,培育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出口骨干企业。以深耕行业21年的福建展化化工为例,其年产过硫酸铵7.5万吨,凭借自主研发的槽式电解槽等核心技术与定制化产品服务,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过硫酸盐生产企业,为区域出口增长注入坚实动力。完善的产业生态与企业创新活力相互叠加,推动福建硫酸铵出口呈现“井喷”态势。
从出口格局来看,国际市场需求的持续释放成为增长关键引擎。前三季度,福建省对巴西、印度、越南等农业大国的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对巴出口15.21亿元,同比激增106.04%;对印出口3.78亿元,增幅达95.58%;对越出口1.86亿元,增长80.92%。这三大市场合计贡献了全省硫酸铵出口总值的53.35%,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主阵地”。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作为出口“主力军”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出口额达37.15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7.45%,彰显出民营经济的强劲韧性与市场活力。
厦门海关的精准服务为出口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针对企业通关需求,海关通过“进千企、解千题”调研行动,深入解读化肥类产品监管标准,提供原产地证签发、通关流程等全链条指导。依托厦门智慧口岸建设成果,推行“抵港直装”等高效监管模式,借助“单一窗口”数据共享优势,大幅压缩货物通关时长,让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国际订单、抢占市场先机。截至9月,厦门空港口岸进出口通关时效已连续六年位居全国沿海十大空港前列,为硫酸铵等大宗商品出口构建了畅通高效的物流通道。
业内分析指出,福建硫酸铵出口的强劲增长,既反映了全球农业生产对优质化肥的旺盛需求,也凸显了我国化工产业与港口物流协同发展的综合优势。随着智慧口岸建设的持续深化与产业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福建有望进一步巩固出口领先地位,为区域外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