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0-10
2025年8月,德国对美出口延续低迷态势,经日历与季节性调整后的出口额降至109亿欧元,环比下降2.5%,不仅实现连续第五个月下滑,更创下自2021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比跌幅进一步扩大至20.1%。这一数据印证了美国贸易政策对德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持续冲击,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复苏之路蒙上阴影。
美国加征关税的连锁反应成为拖累出口的核心因素。2025年以来,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持续升级:不仅对欧盟输美汽车维持15%关税,使德国宝马、奔驰等车企每年额外承担数十亿欧元成本;9月更宣布自10月1日起,对进口品牌药品征收100%关税、境外生产的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而美国正是德国制药业和汽车工业的关键出口市场。宏观经济与经济周期研究所科学主管塞巴斯蒂安·杜利恩明确指出,8月出口数据与工业新订单、生产数据的疲软形成呼应,均直指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
出口疲软已渗透至德国核心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汽车制造业首当其冲,宝马、大众等车企2025年上半年利润普遍大幅下滑,既受电动化转型滞后影响,更因美国关税抬高出口成本、削弱竞争力。而制药业作为德国另一出口优势领域,面对美国即将实施的100%惩罚性关税,德国研究型制药企业协会直言此举将成为行业“严重挫折”,进一步加剧对美出口压力。
从整体贸易格局看,德国8月出口总额达1297亿欧元,环比下降0.5%,显示外部需求疲软具有普遍性,但区域分化特征显著。与对美出口的持续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当月德国对中国出口额达68亿欧元,环比增长5.4%,中国市场的增长韧性为德国出口提供了重要支撑。
对于后市走势,多数机构持谨慎态度。尽管慕尼黑伊弗经济研究所9月调查显示出口行业景气度较8月略有改善,但该研究所调查主管克劳斯·沃尔拉贝强调“持续性复苏尚未出现”。结合美国关税政策的落地节奏与德国工业订单连续3个月下滑的现状,经济学家普遍预计,对美出口下滑趋势短期内难以扭转,且德国经济难以像以往复苏周期那样依赖出口拉动增长,叠加能源成本高企、产业转型缓慢等内部问题,其经济复苏之路仍充满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