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11-03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生产提速、效益提升、出口企稳”的良好发展态势,其中智能手机产量达8.81亿台,同比增长1%,在整体手机产量下滑背景下展现出结构性增长韧性。
生产端:核心产业领跑智能产品逆势增长
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分别高于同期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速4.7个和1.3个百分点,9月单月增加值同比增幅进一步攀升至11.3%,持续保持高位增长。主要产品中,结构性分化特征明显:传统手机产量11.1亿台,同比下降4.8%,而智能手机产量逆势增长1%至8.81亿台,反映出消费电子市场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鲜明趋势。
集成电路产业表现尤为亮眼,前三季度产量达3819亿块,同比增长8.6%,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基石,其稳步增长为产业链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2.51亿台,同比持平,在全球PC市场调整周期中保持稳定。
进出口:出口结构优化核心部件增长强劲
出口端呈现“总量企稳、结构优化”的特点。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1%,较1—8月提升0.2个百分点,9月单月增长2.2%,显示出出口韧性持续增强。海关数据显示,尽管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终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下降4.3%和7.3%,但核心零部件出口表现突出,集成电路出口2653亿个,同比大幅增长20.3%,成为拉动电子信息产品出口的核心动力。
这一变化折射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从传统终端出口为主向“核心部件+终端”协同出口的格局转变,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
效益与布局:利润增速领跑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产业效益方面,前三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8.8%;利润总额4938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高于营业收入3.2个百分点;营业收入利润率提升至3.95%,较1—8月提高0.1个百分点,显示出产业盈利能力持续改善。9月单月营业收入1.68万亿元,同比增长9%,延续了稳健增长态势。
区域发展格局更趋协调,中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前三季度中部地区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20714亿元,同比增长10.6%,增速较1—8月提高0.3个百分点,9月单月增速更是高达12.6%,成为产业增长的重要引擎。东部地区持续发挥龙头作用,前三季度营业收入88814亿元,同比增长10.1%;西部和东北地区降幅均较前期收窄,区域协同发展态势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1%,但降幅较1—8月回落2个百分点,显示出投资信心正在逐步恢复。随着产业升级持续推进、核心技术不断突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有望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