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等关税生效后,进口虾平均税率将提升至25%

2025-06-25

  6月23日-25日,由负责任海产中心(The Center for Responsible Seafood)主办的“2025虾产业峰会”(2025 Shrimp Summit)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

  挪威市场分析机构Kontali分析师Erwin Termaat预测,2025年全球南美白虾产量大约在583万吨,年增长率为6%。其中厄瓜多尔预期增长率为10%至154万吨(前几个月增长高达16%,下半年将放缓),中国产量将增长5%至100万吨左右,印度增长5%至110万吨,越南70万吨,印尼38.5万吨。

  行业最关心的问题仍然是美国对等关税。7月9日将是谈判截止日期,目前美国还未与亚洲主产国达成协议,各国是否会获得谈判延期是值得探讨的。

  Kontali分析师Ragnar Nystoyl预测,7月9日后出口到美国的虾产品将有超过70%要面临关税上调风险,平均税率将在一夜之间上升至25%,亚洲国家或无一幸免。这意味着美国进口商要支付高达1.5亿美元的关税。

  今年上半年美国进口总量同比增长了10%,进口商出于对关税的担忧加快囤货。按原产国来看,40%来自印度,32%来自厄瓜多尔,17%来自印度尼西亚。

  截至目前,美国虾产品零售端需求尚未下降,首批受关税影响的产品已经进入市场。美国批发商Eastern Fish Company总裁Eric Bloom认为,新关税将对消费产生严重影响,10%基准关税下,最坏的情况还未表现出来,在某些情况下餐饮服务销售额还有所增长。但接下来几个月,无论是折扣店还是高端店,都会不同程度提高价格,具体影响要到夏季过后显现出来。

  “很多蛋白价格在消费者看来已经偏高了,如果我们在售价上加上关税,预计将会有更多消费者不再选择我们的产品。”Bloom说。

  美国这一对等关税政策一旦全面生效,对全球虾产业格局的冲击不容小觑。对于亚洲虾产品出口国而言,多年来苦心经营的美国市场份额或将面临重新洗牌。印度作为美国虾产品的重要供应国,大量的出口订单或因关税冲击而流失,其国内虾养殖、加工及相关产业链上的众多从业者生计将受到威胁。印尼、越南等国情况类似,可能不得不重新寻找海外市场,或降低对美出口依赖程度。

  厄瓜多尔虽在地理位置上靠近美国,在运输成本上有一定优势,但关税提升后,即便其产品仍具有竞争力,也会因价格上涨而使美国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从美国国内市场角度看,美国进口商为消化高额关税成本,会将部分价格压力转嫁给下游零售商,最终导致消费者购买虾产品的价格大幅攀升。这不仅会影响普通家庭的餐桌选择,也会让众多以虾为主要食材的餐饮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甚至可能被迫调整菜品结构,减少虾类菜品供应。这场关税风波之下,全球虾产业供应链各个环节都将面临严峻挑战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