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拉动1.4万亿元化学品市场!需求来自这几大领域

2021-10-22

中国“碳达峰”至“碳中和”时间跨度不足欧盟一半,实现“双碳”目标需采取更积极的减碳措施。除了两高行业发展受限的挑战之外,为实现“双碳”目标带来了广阔化学品市场空间也值得关注。10月19—21日在广州举办的“2021第三届中国石油和化工绿色发展峰会”上,中国石油化工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松臣就“双碳”目标下,化学品市场的机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石化行业CO2排放占比16%

中国石油化工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张松臣表示,能源使用是中国碳排放最大的来源,因此从能源需求侧和供给侧进行改革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最重要途径。在碳中和的背景下,未来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与循环经济领域的渗透率将实现翻倍增长。

按照碳排放量的强度排序,煤化工中的合成氨、甲醇、焦化等子行业位于第一梯队,在未来发展布局中值得重点关注,应考虑逐步淘汰和退出。2020年,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包含煤化工)CO2总排放量约为14.81亿吨,约占全国CO2排放总量的16%,高于石油和化工行业对GDP的贡献率5个百分点(2020年约占11%)。

石油和化工行业12个重点子行业(包括合成氨、甲醇、炼油、焦化、电石、乙烯、煤制油、烧碱、煤制乙二醇、纯碱、煤制气、轮胎)CO2排放量10.03亿吨,约占化工全行业排放总量的67.9%。

从烯烃行业来看,烯烃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碳排放来源于工业过程中,烯烃三种生产工艺中煤头工艺的碳排放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工艺。

从盐化工来看,氯碱、电石的合成过程是能耗巨大,工艺过程中的碳排放并不多。碳排放过程主要是能源消耗的过程。

未来化工行业竞争格局生变

随着双碳目标提出,近期多部门密集召开会议并发布相关政策要求,频频提及严控“双高”(高能耗、高排放)项目。2021年5月30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耗能、高排放建设项目生态环境源头防控的指导意见》对两高项目防控最权威、最重要的政策参考文件。张松臣认为,双高目标将在未来数十年持续影响和改变化工品的供需格局:

1.安环规范化背景下行业格局优化,“双碳”目标进一步强化领先企业优势,强者恒强趋势愈明确。

2.随着国内环保与安全生产要求不断提高,部分企业难以正常开工,对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国内石油和化工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自2016年以来持续减少。

3.长期看,国内化工行业的竞争格局正由过往“高投资、高增长”的态势转向为“行业集中度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龙头企业强者恒强”的新常态,产业集中度进一步集中。

政策层面对涉及“双高”的化工项目审批和核查未来会进一步收紧,而对于能够缓解中国“双高”发展的,比如发展高端精细化学品、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行业的项目,则更利于发展和投入。

多数化工品新增产能严格受限,尤其是传统煤化工中的PVC、甲醇和合成氨等高耗能高排放品种,受限力度更大。新型工艺通过使用更加清洁的能源、提高原料使用率和增加尾气废气处理三种方式大幅降低了碳排放,将逐步替代现有落后产能。

“双碳”催生新业务机会

双碳政策催生大量化工行业新业务机会,未来,在新能源、化工、交通、建筑及领域化工产品应用前景广阔。

预计2060年我国的非化石能源渗透率将为85%,发电量将从目前的75GW上升至220GW;光伏及风能发电将成为碳中和的主要动力。

光伏发电具备成本优势、能源安全、资源禀赋充足三个重要因素,是成为未来我国电力碳中和主力能源的首选,随着光伏市场的崛起,其产业链各环节产品需求爆发,预计2030年化学品市场规模达1800亿元。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包括:金属硅、多晶硅、硅片、银浆、基膜、氟膜等。

国家将稳步推进风力发电,坚持消纳有限,稳步有序开发海上风电。预计203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量达250GW~300GW,化学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包括:环氧树脂、碳纤维、特种涂料、固化剂等。

储能装置式可解决风光能源间歇性及不稳定的弱点,预计未来十年将有大量需求,在2020—2030年储能量将提升至80%。作为一种柔性电力调节资源,储能在新能源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低碳转型进程中,具备长期的、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尤其电化学储能,未来将开启高速增长态势。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包括:锂电材料、LFP正极材料、电解液等。

氢能的开发利用作为实现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预计2030年中国氢能市场达5500亿元。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包括:碳纤维、质子交换膜、电催化剂等。

此外,与可降解塑料、废旧资源回收领域相关化学品的需求也将实现快速增长。

按照双碳目标下重点行业的发展速度测算,预计未来10年中国市场将有约1.4万亿元的新增化学品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