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发政策利好,县级医院迎来六大发展机遇!

2022-05-17

  最近中国政府网发布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完善医疗卫生体系。推进县级医院(含中医院)提标改造,提高传染病检测诊治和重症监护救治能力,依托县级医院建设县级急救中心。

  支持县域人口达到一定规模的县完善县级医院,推动达到三级医院设施条件和服务能力。推进县级疾控中心建设,配齐疾病监测预警、实验室检测、现场处置等设备。完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施设备。建立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及以上城市三甲医院对薄弱县级医院的帮扶机制。

  同时还提出,推进县城公共服务向乡村覆盖。鼓励县级医院与乡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推行派驻、巡诊、轮岗等方式,鼓励发展远程医疗,提升非县级政府驻地特大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

  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公共服务全面提升等。显然,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在县城建设中县级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地位。

  今天,笔者结合近年鼓励县级医院发展的政策,谈一谈县级医院的发展机遇。

  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县域居民健康“守门人”

  这是“千县工程”的第一个重点任务,具体需要做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强专科能力建设,提升县域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能力、急危重症抢救能力、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肿瘤等专科疾病防治能力。二是加快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加大人才的引进力度、培养力度。三是依托县医院构建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四是强化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急诊急救“五大中心”。五是不断改善医疗服务,巩固完善预约诊疗制度,优化就诊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六是逐步改善硬件设施设备条件,满足县域居民诊疗需求。

  推动资源整合共享,发挥“龙头”作用

  这是千县工程第二个重点任务,具体做好四项工作,一是落实县医院在分级诊疗体系中的功能定位,牵头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协作网,为居民提供一体化、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并与城市三级医院建立远程医疗服务关系和双向转诊通道,这也是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新医改等多次提出的重点工作。二是提升县医院科学管理水平,推动医院运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三是依托县医院建设互联互通的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五大中心”,提高县域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四是依托县医院建设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质控、人力资源、运营管理、医保管理、信息数据等高质量管理“五大中心”,强化县医院对县域医共体内的医疗卫生机构的协调管理。

  打造强势专科,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时代主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力争通过5年努力,公立医院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增效,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资源配置从注重物质要素转向更加注重人才技术要素,提出要发挥县级医院在县域医共体中的龙头作用。按照县乡一体化、乡村一体化原则,积极发展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提升核心专科、夯实支撑专科、打造优势专科,提高肿瘤、心脑血管、呼吸、消化和感染性疾病等防治能力,提高县域就诊率。加强城市三级医院对县级医院的对口帮扶,逐步使县级公立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水平。加强县级医院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和业务融合,做实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县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统筹管理,发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对家庭医生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提升居民健康“守门人”能力。加快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县域医共体。

  着力五大行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

  在2030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十五个专项行动,与县级医院直接相关的就是重大疾病五个专项,也是县级医院的重大机遇。

  一是实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引导居民学习掌握心肺复苏等自救互救知识技能。对高危人群和患者开展生活方式指导。全面落实35岁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加强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的规范管理。提高院前急救、静脉溶栓、动脉取栓等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三是实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

  四是实施糖尿病防治行动。提示居民关注血糖水平,引导糖尿病前期人群科学降低发病风险,指导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管理,延迟或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加强对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促进基层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标准化和诊疗规范化。

  五是实施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控行动。引导居民提高自我防范意识,讲究个人卫生,预防疾病。倡导高危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前接种流感疫苗。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努力控制和降低传染病流行水平。强化寄生虫病、饮水型燃煤型氟砷中毒、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防治,控制和消除重点地方病。

  深化经济管理,提升内涵建设水平

  强调医院经济管理显然是近年来的一个新话题。

  2020年6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关于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通知提出,当前,深化医改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公立医疗机构也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期。为推动公立医疗机构加快补齐内部管理短板和弱项,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发展模式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管理模式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决定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由此可见,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主要在于实现三个转变。其确定的主题是“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活动时间为1年,到2021年6月结束。

  随后,陆续发布了五个配套文件,即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的指导意见、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办法、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公立医院成本核算规范、卫生健康领域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也许是因为预期目标实现的不够彻底,不久前,国家卫健委又一次印发关于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经济管理年”活动的通知,活动继续围绕“规范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监管”主题,并明确要求聚焦重点难点问题,补齐短板弱项,着力推动“以业财融合为重点的运营管理建设,助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效益”。

  显然,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依然任重道远。

  主动适应医保支付制度改革,避免“掉坑”

  医保支付是基本医保管理和深化医改的重要环节,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自2018年3月国家医保局设立以来,我国医保保明显进入严管时代。

  去年九月《“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正式公布。这是我国医保领域首次编制专项规划,更是未来几年医保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规划明确,持续开展带量采购、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2年全国范围内统一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全面建成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构建全领域、全流程的基金安全防控机制,基本建成医保基金监管制度体系和执法体系等重点工作。

  去年1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要求严守诚信原则,不参与欺诈骗保。依法依规合理使用医疗保障基金,遵守医保协议管理,向医保患者告知提供的医药服务是否在医保规定的支付范围内。严禁诱导、协助他人冒名或者虚假就医、购药、提供虚假证明材料、串通他人虚开费用单据等手段骗取、套取医疗保障基金。

  12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启动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计划要求到2024年底,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工作,到2025年底,DRG/DIP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

  除了医保制度制定加速推进之外,打击骗保也不遗余力,最近同济医院骨科骗保事件再一次表明打击骗保的力度之大,因此,作为县级医院必须主动适应而不能被动应付,必须依法守规,避免“掉坑”。

  至于升三级医院,对于县医院来讲,应该是发展后水到渠成的事,不需刻意去追求。基于以上分析,作为县级医院,要直面发展形势,找准自身定位,勇于抓住发展机遇,强行用力谋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