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双双“破7” 对国际贸易企业有什么影响?

2022-09-19

  继15日晚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跌破7这一心理关口之后,16日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跌破7关口。时隔两年在岸、离岸人民币汇率再次双双“破7”。

  从8月15日大幅走低到如今破“7”,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了3.88%,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下跌超3.9%。

  在岸人民币:是指在中国大陆内进行交易的人民币。用Chinese Yuan表示,简称CNY;离岸人民币:就是在中国大陆以外进行交易的人民币。通常用“CNH”表示。

  人民币汇率为何短期内持续贬值?

  一方面,美联储持续加息。在美元升值背景下,SDR篮子里其他储备货币对美元都大幅度贬值,但是和其他非美元货币相比,人民币的贬值幅度是最小的。在SDR货币篮子里,美元升值,人民币也升值了,但美元的升值幅度比人民币的升值幅度要大一些。人民币并没有出现全面的贬值。

  另一方面,综合研究机构的观点,自8月15日开启的本轮人民币走低,除美元走强的影响外,还受到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深、国内近期经济增长承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国际贸易企业有什么影响?

  汇率贬值有利有弊。

  适度贬值有利于提升国际贸易出口竞争力和价格优势,推动实体经济复苏,其竞争优势和盈利水平都有望得到强化;但对于国际贸易进口而言较为不利,进口企业的进口成本将有所增加。举例来看,中国出口贸易中鞋靴配饰、纺织服装、皮革箱包占据了很大的份额,人民币适度贬值对于处在这些行业的企业可能会受益。反过来看,需要从海外进口原材料、货物、服务的行业,以及扛着更多美元债券的公司,或许会受到负面影响。

  从数据上来看,今年4月以来人民币开始一轮贬值周期,而剔除疫情影响后,5月以来国际贸易出口情况出现好转,出口同比维持积极增长,而国际贸易进口同比持续低位波动。体现出人民币贬值对于出口存在正相关性,而对于进口存在负相关性。从分国家数据解析,人民币贬值是推动中国净出口的因素之一,但净出口情况还受到国内经济基本面、国际贸易环境以及进出口国家需求等因素影响。

  以平常心看待人民币汇率“破7”

  一直以来,“7”被视为一道重要的心理关口,人民币汇率也曾多次破“7”。比如,2019年8月与2020年5月,人民币汇率曾分别因贸易摩擦和疫情因素破“7”。

  实际上,2019年8月“破7”之后,人民币汇率已打开了可上可下的弹性空间。现在,不论政府还是市场,对于汇率双向波动、宽幅震荡的容忍度和适应性都大大增强。这一点,可从近期市场表现中得到印证:8月15日以来人民币汇率这一轮下跌,并未伴随市场恐慌。

  需要说明的是,人民币汇率“破7”,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7”更像水库的水位,丰水期的时候高一些,到了枯水期的时候又会降下来,有涨有落,都是正常的。

  大家要认识到,人民币汇率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也不会出现一直下跌或者一直上涨的单边行情。

  即便这次破“7”了,未来随着国内经济企稳、美元指数回调再配合一些工具的使用,再涨回到“6”区间也是必然的事情。

  在基本面支撑下,金融管理部门应对汇率波动工具充足,政策空间较大,例如,除了已推出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外,目前来看央行在防止汇率快速贬值上的工具还有逆周期因子、跨境投融资宏观审慎系数等。

  以近期为例,9月5日,人民银行宣布,自9月15日起,将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两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8%下调至6%。这是今年第二次外汇“降准”。专家认为,央行此举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有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预期,避免出现非理性的超调。

  需注意的是,央行9月6号宣布的是外汇“降息”的消息,而不是在那天就执行了。此外,最近几天外汇“降息”更多的是信号作用,是在向市场“喊话”,如果出现了非理性的贬值,官方是不会坐视不管的。任何一国的央行都不会放任本国货币快速升值或者快速贬值。

  外向型企业应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人民币汇率弹性也在增强。

  “过去几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总体保持在一个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双向波动。从短期看,人民币贬值会对出口企业会带来利好,出口商品价格会更有竞争力,但对进口而言则会带来成本的上升。”温彬表示。

  温彬认为,对于外向型企业而言,要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的理念,主动利用衍生工具,做好汇率风险管理,保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近期,非美国客户要求降价打折、延期付款、取消订单的买家非常多,外贸人务必注意货款安全。